年纪大了骨质疏松症怎么办?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补钙。既然身体缺钙,是不是就要多多补钙呢?医生提醒,钙补多了,可能会适得其反。
78岁的余婆婆在3年前的一次体检时发现患上了骨质疏松,子女们听说得了骨质疏松是因为缺钙,需要补钙,不然一不留神就要骨折,吓得马上去药店买了一堆钙片回来给她吃。从那以后,除了每天2片钙片,余婆婆在子女们的“精心照顾”下,还补充维生素D,晒太阳,喝骨头汤、喝牛奶,各种补钙方法“齐头并近”。一个月前开始,余婆婆时常感觉疲惫乏力,腰背酸痛,特别是弯腰时腰背疼痛更加明显,23日,当她到我院就诊时发现不仅骨质疏松的情况较3年前没有任何好转,接诊的内科主治医师童露还告诉她,过量补钙使她患上了轻度高钙血症。
童露介绍,高钙血症是指血清离子钙浓度的异常升高,正常成人的血钙参考值为2.15-2.6mmol/L,当进入细胞外液的钙超过了排出的钙,血钙浓度高于2.75mmol/L,则发生高钙血症。过量补钙会导致体内钙离子浓度升高,进而刺激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激素(PTH),PTH的过度分泌会促进骨骼释放钙质,使骨骼中的钙流失增加,反而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加重。严重的高钙血症会造成尿钙增多,明显增加泌尿系结石的风险,还有可能会出现高钙危象、循环衰竭,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。
童露提醒,骨质疏松患者确实应补充钙剂,但要适量,建议每天摄入钙控制在800~1200mg。宜选择低钠、高钾、高钙和高非饱和脂肪酸饮食,少饮酒、咖啡和浓茶。多从事户外运动,加强负重锻炼,增强应变能力,减少骨折的发生。除增加饮食制剂钙含量外,可补充碳酸钙、葡萄糖酸钙、枸橼酸钙等,同时服用维生素D400~600IU/d,促进钙吸收,必要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性激素、抑制破骨细胞生成药等。切不可盲目自行给药!
(通讯员:胡姚晴)